新乡易声助听器:“我听力还好,说话大声点就能听到!”多少残余听力就是这么没的! 随着年龄的增高,老年性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。据调查,6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5%-40%,75岁以上的比例约为40%-66%,而到了85岁以上,比例则高达80%。 然而,我国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,但干预率却极低。 我国老年患者的助听器验配率小于5%,而在德国、英国、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,助听器验配率高达40%。 在助听器验配的过程中,经常有患者会这样:一系列检查下来,最后说,“我觉得现在听力还可以,说话声音大一点就能听见,等听不见的时候再配吧!” 可是,这样真的可行吗?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就是这个“再等等”,在一步一步摧毁你的残余听力,从而也导致听力越来越差。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。 国际卫生组织根据500Hz、1000Hz、2000Hz和4000Hz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级如下: ≤25dB HL 正常听力; 26~40dB HL 轻度听损; 41~60dB HL 中度听损; 61~80dB HL 重度听损; 81dB HL 以上极重度听损。 “讲话大声一点就能听见”,其实多数属于轻度听力损失,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,则会使听损越变越严重,言语辨别能力也会降低。 相比于听力下降,言语识别能力的降低带来的影响更严重,会导致听不清别人说的话。 言语识别率在助听器选配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,言语识别能力越差,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也会越差。 最大言语识别率大于90%:选配容易成功,听障者比较满意; 最大言语识别率70%-90%:助听器可提高辨别能力; 最大言语识别率50%-70%:助听器可以改变听障者的交流能力; 最大言语识别率低于50%:助听器常常不能使听障者十分满意,需要借助唇读、监听自己的嗓音来辅助交流。 此外,随着听力损失程度的加重,助听器的效果也有所不同。尤其是到了极重度听损,其效果会大打折扣。 因此,建议听力损失患者,一定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 对于儿童,早干预的主要体现在对残余听力的唤醒以及利用,使聋儿建立有声言语。对于成年人,早干预除了使听力尽可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不下降或延缓下降时间,更重要的是防止其言语分辨率的下降。 热线电话:0373-5168268 15836126655 门店地址:新乡市金穗大道中心医院向东150米路北易声助听器(蓝色门头) |